8月28日手机股票配资网,“美育岭南·艺脉相承——广东省高校美育名师曾智林设计工作室研讨会暨肇庆市美育研学创新交流活动”在肇庆四会市举办。
本次活动由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肇庆市教育局等单位指导,华南农业大学、广东省高校美育名师曾智林设计工作室、肇庆市教师发展中心、肇庆市文化馆(肇庆市非遗保护中心)等单位联合主办。会议由广东省高校美育名师、华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教授曾智林主持,各中小学校教师代表齐聚一堂,共同研讨美育创新思路、交流美育研学创新发展。
曾智林教授主持发布《工作室三年建设规划》,启动美育种子校申报工作,并在康天东副处长、王金凤副院长见证下向纸言纸语古法造纸研学基地授予“广东省高校美育名师曾智林设计分工作室”牌匾。
主旨报告环节中,广州市增城区教育研究发展院美术教研员、正高级教师陈杰以《文化传承下美术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为题,系统阐释了名师工作室推动美育课程落地的方法与路径。华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邹岚副教授在《可持续时尚与美育实践:扎染、植物染、刺绣的传统工艺再生与民族服饰符号当代转化》报告中,从文化符号与可持续设计交叉视角,探讨扎染、植物染、刺绣等传统工艺在美育中的现代性转化。
在美育案例分享与课程研讨环节,多位教育主管部门、高校美育名师、教研员、一线教师、非遗传承人及企业代表共同围绕非遗美育课程的开发与实践展开深入交流。美育名师工作室成员郭亚东、唐涤非、郭琼、周宁昌、尹娜、方永渠、利有成、曾庆亮等分享了系列课程案例,展示出将学术理论转化为课程实践的扎实成果。肇庆市学校代表则呈现了来自一线的优秀实践,成为可借鉴的“美育样本”。古法造纸市级代表性传承人李锵鸿现场讲解四会古法造纸技艺,为课程注入传统工艺内涵。
与会代表随后深入享有“中国民间造纸第一村”美誉的四会邓村古法造纸研学基地开展实地调研。大家现场观摩教学流程、观看造纸技艺演示,亲身体验古法造纸全过程。这种“可感知、可参与、可传承”的研学模式,不仅让与会者深刻感受到传统技艺的魅力,拓宽了美育课程的设计思路,推动了非遗与美育的有机融合。
活动主办方表示,此次活动通过高校专家引领、地方教育文化部门协同推进与非遗研学实践深度融合,为岭南地区非遗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和美育课程体系建设提供了可复制的成功经验。未来,将继续发挥高校学术资源和地方文化底蕴优势,持续拓展美育实践的深度与广度,为全国美育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独具特色的“广东经验”和“岭南范式”。
南方+记者 杨逸手机股票配资网
牛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